“许多外企、大型国企等单位的竞争力和溢出效应下降很多,而公务员工作收入稳定,退出机制日益完善”,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胡小武教授说,“如今海归越来越倾向‘铁饭碗’也是市场此消彼长的正常结果。”
但也有专家对此表示担忧,海归花费高额成本出国留学,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却不进入高度竞争化的市场领域就业,这造成了人力资源分配不均甚至浪费。
扬长避短是关键
一般机关单位的招聘计划对海归一视同仁,留学背景并不会为海归报考公务员带来太多优待,公务员考试是海归争抢“铁饭碗”必过的一道坎。“我们对国内的很多政策、方针和国情并不了解,做题时难以联系社会实际。”从法国鲁昂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陈猛道出了许多海归的无奈。
对此,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力教授认为,海归人才相比本土毕业生具有外语、创新思维、国际视野等方面的优势,许多政府部门需要这些特质来开展国际招商引资、对外交流,提高国际化水平,因而海归要学会扬长避短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。